6月3日至5日,第31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以下简称CCDC)在江西南昌举行。北京大学澳门十大赌厅网系统与控制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封雪的论文荣获了此次会议的最高奖项——张嗣瀛优秀青年论文奖,论文题目为《Dynamic analysis and decision-making in disease-behavior systems with perceptions》。
封雪(右一)与导师王龙教授(右二)
CCDC是中国信息与控制领域的顶级学术会议之一,在国际上颇具影响力。为了鞭策和激励年轻一代学者以张嗣瀛院士为楷模,潜心钻研、奋发向上,从而推动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会议设置了张嗣瀛优秀青年论文奖。此次会议共收到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篇论文投稿,经过两轮国内外专家的评审,5篇论文获得了张嗣瀛优秀青年论文奖提名。在公开答辩环节,封雪凭借其优秀的论文和出色的报告得到了国际评审小组和现场代表的一致认可,最终赢得此奖项。
评审意见如下:
迄今为止,在26种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的疾病中,只有天花被彻底消灭。更糟的是,近些年来,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的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爆发。例如,据菲律宾卫生部报道,自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11日,在菲律宾境内确诊34950例麻疹病例,其中477例死亡。过低的疫苗接种率是导致疾病大规模爆发的首要因素。那么,为何人们会拒绝接种疫苗——这一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健康干预措施?进一步,是什么影响了人类接种行为和疾病传播?这些影响因素是如何作用的?
其中有两个主要影响因素:人类接种行为与疾病传播动力学之间的非线性反馈环(该因素使得群体疫苗接种率和疾病流行率此消彼长),以及个体决策是否为接种过程中的有限理性。前者已被广泛的研究,由于数学建模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对后者的研究甚少。
获奖论文通过融合传染病学、认知心理学、演化博弈理论和复杂网络领域的知识,提出了一个全新的SIRV模型来刻画上述两个因素对人类接种行为和疾病传播的影响。基于认知心理学中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该SIRV模型首次用数学语言刻画了有限理性的决策过程。对该SIRV模型的动力学分析表明,相较于完全理性,决策过程中的有限理性有利于疾病防控。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种群结构抑制了疾病和相关信息的传播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因此,为提高疾病防控的有效性,疫苗接种应与其它非药物性干预措施相结合,如鼓励个体多关注来自邻居而非全局的疫苗和疫情的信息。
该研究揭示了有限理性的决策过程对个体接种行为和疾病传播的影响,为实际免疫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在仿生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智能主体如何感知环境并做决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获奖论文对个体决策过程的数学刻画将助力上述领域的发展。
注:部分新闻内容摘自华东交通大学新闻《第31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在南昌隆重召开》